
文/初中海
(此文2009年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观察杂志全年
1——12期扉页所刊12篇文之一)
夫白云出岫水行大地面不舍昼夜,绵绵不止,永无停息。虽眼前平常之物,却运化了宇宙大道自强不息之机。老子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之为道,即是自然生生不息,源源而来,无始无终,不生不灭,独立不改,周行不殆。前贤云以山水之心读古人而悟文理画学之妙也。
画之一学,自来承上启下,不绝如缕,“不率不忘,衍由旧章”是也,以山水而言,自古以人物之背景而迄至唐代独立成科,历经宋元诸家几百年的探索与改进,而蔚为大观,于世界东方艺术之林大放异彩。期间宋人重墨、元人重笔;宋人写实、元人写意。而这工与写、实与虚、心与物、意与趣的演变,即浓缩了中国山水画史上笔墨精神之继承与发展极为重要的历程。纵观画史,历代大家皆为当时的笔墨领先者而成为今日之传统。
清湘老人云“笔墨当随时代”。主张具古以化,借古开今,不为古法束缚,应知经变权知法历化,自发肺腑,自揭须眉,自写灵台,作画“只须放笔直扫,千岩万壑,纵目一览,望之若惊雷奔云,屯屯自起,荆关耶?董巨耶?倪黄耶?沈赵耶?谁与安名?”故其画也,搜尽奇峰,脱胎山川,法自我立,笔墨千变万化,排戛纵横,奔放恣肆,脱尽窠臼,迥异时辈,“于极合古人法度中尤能发挥个性,于极纵横驰骋中又能隐存古人矩 矱”(宾虹语)。云行水流永不居,禅心偏积道机,清湘老人“从窠臼中死绝心眼,自是仙子临风,肌骨逼现灵气”,不仅成就了自家在中国美术史上的卓荦风标,亦为后世尤其是近现代绘画艺术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易》曰:“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大学)有语:“苟日新,又日新,日日新”遥想当年,苦瓜和尚于溪山南窗读书至此,定当视之而笑莫逆于心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