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3-08-04 | 标签: |
从左依次为:张兆峰先生,旭宇老师,田静女士
书法是一种文化,靠的是深厚文化底蕴去吸引人们视线,打动人们心灵,近日,中国楷书艺术研究院秘书长张兆峰先生拜访了著名书法家旭宇老师,一起畅聊书法、笔墨,聆听了老先生对当代诗词创作的独到见解。
张兆峰先生(图左)拜访旭宇老师(图右)
旭宇老师的书法名扬书界,具有浓浓的中国传统文人气息,他提出的“今楷”理念高标独立,在中国书法界享有很高声誉。此外,他还是位诗人,以新诗耕耘诗坛,偶有古体诗词,也多半和他的墨宝珠玉合璧,相得益彰,广为大众喜爱。
旭宇老师对于张兆峰先生而言,亦师亦友,在习字书作方面,他得旭宇老师指点颇多,更把旭宇老师的习字精神视为榜样,认真推广和学习!旭宇老师一点一画,自有清刚雅正之气,只有在作品中倾注感情,点画线条才有生命力,才能流美传神。
张兆峰先生(图左)和旭宇老师(图右)畅聊书法
生活中旭宇老师和夫人相濡以沫,居室内翰墨飘香,温馨整洁,两位老人精神矍铄,健谈、随和,跟大家开点小玩笑,探讨时下实事,时刻保持着年轻、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让人羡慕!这就是学书的益处,练习书法能促进身体的放松和调节,有助于减轻压力和缓解身心疲惫,又锻炼人的耐心、专注和毅力,提高个人精神修养和内涵。
中国书画家影像网总经理田
静女士(图左)与旭宇老师夫人(图右)
诗人刘小放称旭宇先生的书法:“弥漫着特有的文化气,他的书作天机流露,洒脱清丽,诗人风骨,书卷之气,溢于行间。这是旭宇独具的修养和气质所决定的”。只有用吟诗作词、放声高歌的昂扬激情,让情感掀起波涛,撞击心灵,涌向笔端,才能创作出外形润美,内寓刚劲、意境超逸的作品。
此次,张兆峰先生特意去看望拜访旭宇老师,令老先生非常高兴,兴起之时,拿出新作一首小诗与之分享,看的出老先生对这首诗很满意,更是提笔赠诗,并将当时的情景和心情一起解说,让大家感叹之余对老先生的诗书才学更佩服向往。诗曰:
访春多奇花开早,踏秋常惊叶飘时,
雁声渡过无音讯,远山一抹是旧题。
旭宇老师赠诗
旭宇老师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美学特征和创作理念,当前,我们的诗词创作应既不完全同于古体诗,也不完全同于新诗,要逐渐形成新时代有韵味的诗词,逐渐走向古体诗与新诗相结合的一种新风,打破条条框框,在经济繁荣、文化繁荣、全面革新的今天,期待我们能自由自在吟唱出既是古人的、又是今人的诗作,这是广大群众的期待,也是时代的召唤。”
当今社会,很需要像旭宇老师这样热爱并钻研,勇于创新传统艺术,有丰富的学养储备,并对宣扬中国传统文化有独立见解的艺术者。
张兆峰先生和旭宇老师合影留念
旭宇 号白阳,著名诗人、当代文人书法大家、收藏家、学者、一级作家、编审。中国书法家协会第四、五届副主席、现任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中国散文诗学会副主席、河北省文联名誉主席等职务。其大半生从事编辑、文学创作和学术研究工作。
他继承了中国文人的优秀传统,将书法与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书法艺术弥漫着特有的文化气息。所作将碑帖融于笔端,古意直追前贤,天机流露,洒脱清丽,诗人风骨,书卷之气,溢于行间。沟通南帖北碑,融汇方圆,形成宽疏纵逸一代新书风。并在书学理论上有诸多前瞻性的创见。
诗坛泰斗臧克家这样称道著名诗人书法家旭宇:“融诗为书,化书为诗。其诗,清新自然,独树一帜;其书,刚健流丽,自成一家。”
上一篇:孙伯翔 | 技巧与专精
下一篇:写实与写意:宋代花鸟画的审美趣味
最新关注[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