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9-24 | 标签: |
时光如流水一般,正如孔老夫子所言“不舍昼夜”的流逝着。宝岛台湾自1945年光复,距今已八十年矣。
初中海作品
自古以来,台湾就是中国的领土,与大陆同根,同源,同文化,同血脉,乃祖国母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历史铁证如山。远古之时,台湾与福建山河一体土地相连,后来由于地壳运动,连接部分断开形成了一条海峡,台湾与大陆分离,漂浮海上,是为孤岛,故有一个非常特殊的名字“浮福建”。不仅如此,由台湾地区考古出土的石器和陶器等大量文物,更是一种两岸文化同根同源的无可辩驳的实证。而史书记载,亦是言之凿凿。成书于二千年前战国时期的《禹贡》,就已经有“岛夷卉服”的记载,“岛夷”即台湾。公元257年,三国东吴即于台湾设立郡所,管理当地民众。而“台湾”之名,也早在明万历时期在公文中正式使用。据说,台湾高雄的“三宝姜”,就是当年郑和下西洋途中路过台湾时所留下。然而,“匹夫无罪,怀璧其罪”。由于台湾远离大陆,孤悬海外,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理位置和丰富的物产资源,自晚明以来,日本倭寇以及西方荷兰、西班牙殖民主义海盗就一直觊觎这块肥沃的土地,出兵侵略强权占领掠夺各种宝贵的资源。尤其是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以清政府与日签订《马关条约》宣告结束,清政府割让台湾岛以及所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白银2亿两,丧权辱国,令人发指!台湾同胞,五十年翘首大陆,期盼团圆!1945年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取得全面胜利,宝岛光复,重归华夏。
黄公望《富春山居图》(部分)
台湾宝岛光复八十年来,两岸同胞一直致力于共同弘扬中华文化,尤其是以文化艺术界的同仁们为最,殚精竭虑,全力以赴。其中,最令我记忆犹新的一件事,就是2011年六月“山水合璧——黄公望与《富春山居图》”的合展,先后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和北京故宫博物院展出,“一分为二”的《富春山居图》在经历了300年的离别之后上演了“两岸故宫喜相会”的“史诗剧”,大痴道人天上有知当喜极而泣也。更重要的是,如此极具文化性学术性艺术性的视觉美学的“饕餮盛宴”,“催生”了我心中的“一试身手”的愿望。那就是,作为一个画家,一个几十年痴情守护中国画传统正脉的画坛“老夫子”,要让三百年来“一分为二”的国之珍宝《富春山居图》,在自己的笔下再来一次“喜相逢”,期待有一天能够将自己临摹的艺术瑰宝整卷的《富春山居图》带到台湾展览,为两岸文化交流共同弘扬中华文化贡献一己之力。于是,自此“闭关锁国”,几乎谢绝一切画展邀请和所有社会活动,潜心研究关于黄公望的画史资料及其传世画作,特别是关于《富春山居图》的一切创作背景,学习揣摩大痴道人的笔墨精神和笔墨特色,研究我一直私淑的黄宾虹先生对于大痴道人的诸多评语,思考自己临摹的创作思路。而且,于2012年和2013年,两赴浙东游览富春山水,一路走来,咽云餐霞,寻寻觅觅,与大痴道人神交心印。
黄公望《富春山居图》(部分)
初中海作品
今年,恰逢宝岛台湾光复八十周年,《台声》杂志有此约稿之举,作为文化界的一员,本着为两岸文化交流奉献一己之力的初心,期待能够有一天与有关方面共同做一件弘扬中华文化之盛举。
台声杂志约稿——纪念台湾光复80周年
文/初中海
2025年4月
上一篇:孙伯翔 | 浅谈书法创作和参展
下一篇:没有了
最新关注[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