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点击收藏  [登陆] [注册]
欢迎登陆书画家影像网 | RSS订阅 |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头条关注
当前位置: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
初中海 | 我为“大痴”而“痴”

时间: 2025-09-24
标签:

时光如流水一般,正如孔老夫子所言“不舍昼夜”的流逝着。宝岛台湾自1945年光复,距今已八十年矣。

图片

初中海作品

自古以来,台湾就是中国的领土,与大陆同根,同源,同文化,同血脉,乃祖国母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历史铁证如山。远古之时,台湾与福建山河一体土地相连,后来由于地壳运动,连接部分断开形成了一条海峡,台湾与大陆分离,漂浮海上,是为孤岛,故有一个非常特殊的名字“浮福建”。不仅如此,由台湾地区考古出土的石器和陶器等大量文物,更是一种两岸文化同根同源的无可辩驳的实证。而史书记载,亦是言之凿凿。成书于二千年前战国时期的《禹贡》,就已经有“岛夷卉服”的记载,“岛夷”即台湾。公元257年,三国东吴即于台湾设立郡所,管理当地民众。而“台湾”之名,也早在明万历时期在公文中正式使用。据说,台湾高雄的“三宝姜”,就是当年郑和下西洋途中路过台湾时所留下。然而,“匹夫无罪,怀璧其罪”。由于台湾远离大陆,孤悬海外,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理位置和丰富的物产资源,自晚明以来,日本倭寇以及西方荷兰、西班牙殖民主义海盗就一直觊觎这块肥沃的土地,出兵侵略强权占领掠夺各种宝贵的资源。尤其是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以清政府与日签订《马关条约》宣告结束,清政府割让台湾岛以及所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白银2亿两,丧权辱国,令人发指!台湾同胞,五十年翘首大陆,期盼团圆!1945年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取得全面胜利,宝岛光复,重归华夏。

图片

黄公望《富春山居图》(部分)

台湾宝岛光复八十年来,两岸同胞一直致力于共同弘扬中华文化,尤其是以文化艺术界的同仁们为最,殚精竭虑,全力以赴。其中,最令我记忆犹新的一件事,就是2011年六月“山水合璧——黄公望与《富春山居图》”的合展,先后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和北京故宫博物院展出,“一分为二”的《富春山居图》在经历了300年的离别之后上演了“两岸故宫喜相会”的“史诗剧”,大痴道人天上有知当喜极而泣也。更重要的是,如此极具文化性学术性艺术性的视觉美学的“饕餮盛宴”,“催生”了我心中的“一试身手”的愿望。那就是,作为一个画家,一个几十年痴情守护中国画传统正脉的画坛“老夫子”,要让三百年来“一分为二”的国之珍宝《富春山居图》,在自己的笔下再来一次“喜相逢”,期待有一天能够将自己临摹的艺术瑰宝整卷的《富春山居图》带到台湾展览,为两岸文化交流共同弘扬中华文化贡献一己之力。于是,自此“闭关锁国”,几乎谢绝一切画展邀请和所有社会活动,潜心研究关于黄公望的画史资料及其传世画作,特别是关于《富春山居图》的一切创作背景,学习揣摩大痴道人的笔墨精神和笔墨特色,研究我一直私淑的黄宾虹先生对于大痴道人的诸多评语,思考自己临摹的创作思路。而且,于2012年和2013年,两赴浙东游览富春山水,一路走来,咽云餐霞,寻寻觅觅,与大痴道人神交心印。

图片

黄公望《富春山居图》(部分)

师法古人,是绝对不可以斤斤于表象而一味追求形似的,凡是画家都懂“古人不可定格求是。是故,我的临摹《富春山居图》,与自明以来历代大家所临必定要有所不同。或许他人力求神貌皆合,力有不逮时会更多注重貌似,我则旨在精神契合而面貌或有疏离。最重要的是在笔墨之间生发气韵。整整用了两年半的时间,一直到2013年底,我以自己最独特的“焦墨”“意临”大痴道人的《富春山居图》得以完成,并在卷首题跋云:绝不似而极似,此言何解?绝不似者,面目也;极似者,意也,精神也。南宋诗人陈简斋诗云,“意足不求颜色似,前身相马九方皋”,即是对此语最绝妙之注解。绘画之师古人,须参,须悟,须领略,须心谋,须神会,须默契,直抉其精髓也,故云“师心独见古人意,妙手再出万木春”也。黄宾老大道大雅,语云:“士夫之画,本源深厚,胸次清旷,能解笔墨之长,不仅仅于形似为可贵”。所言不仅仅于形似者,即不可仅仅追求于形似也。《富春山居图》,大痴道人之生平之所最合作也,此一画作,问世六七百年矣。盛名之下,自明清以来历来喜绘山水之家,无有不摹者。中海自谓常年挥毫颇知画趣,与黄子公望最深许者,尤其酷爱此山居图。谛审道人笔底之千丘万壑,峰峦叠嶂;其溪山飞瀑,云烟掩映;以至沙汀平畴,渔舟村舍,一派平淡天真,历历于眼前,可深悟生命之大自在也;而大痴道人饱得烟云供养,笔墨之中内含天地之一种灵气,山从笔转,水向墨流,一笔一墨之中即氤氲着江南“山川浑厚,草木华滋”之意;而一笔一墨之外,亦流荡着一种荒率苍莽之气。其实,说到底,不过大痴之一句之所言:“画不过意思而已”。癸巳初冬,意临道人《富春山居图》,学古而不复古,师古人之精神,有自己之面目,惟在笔墨处生发气韵,吾之快也。是以为序。2014年,东方求实拍卖公司的春拍上,这幅带有初氏“焦墨风味”的《富春山居图》手卷,“大拇指控股集团”慧眼识珠,以1200万元人民币成交价收入囊中。
图片

初中海作品

今年,恰逢宝岛台湾光复八十周年,《台声》杂志有此约稿之举,作为文化界的一员,本着为两岸文化交流奉献一己之力的初心,期待能够有一天与有关方面共同做一件弘扬中华文化之盛举。

 台声杂志约稿——纪念台湾光复80周年

 文/初中海

2025年4月

图片

 

图片


 

【责任编辑:Fui】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书画家影像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书画家影像网的价值判断。

上一篇:孙伯翔 | 浅谈书法创作和参展

下一篇:没有了


关于我们  |  图书出版  |  视频拍摄  |  网站地图  |  版权说明  |  隐私保护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