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9-25 | 标签: |
《始平公造像记》的字体是魏碑书体一个流派,因为它是佛教造像文字,所以也叫《始平公造像》。它的全名叫《比丘慧成为亡父洛州刺史始平公造像题记》。
魏碑书法艺术主要是石刻,也可以叫做北朝碑版石刻艺术。魏碑石刻艺术大致可分为摩崖石刻、墓志石刻、造像石刻、碑碣石刻。
摩崖石刻著世的很多,如《云峰山石刻》、《泰山经石峪》等。墓志石刻著世的如《张黑女墓志》、《崔敬邕墓志》、《刁遵墓志》、《李璧墓志》、《鞠彦云墓志》等不胜枚举。碑碣著世的如《张猛龙碑》、《马鸣寺根法师碑》、《敬史君碑》等等。造像石刻主要集中在河南洛阳,这就是举世闻名的“龙门石窟”,龙门石窟在佛像造型、图案装饰等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研究价值,尤其是造像文字,是魏碑书体重要的方笔流派,也可以说是魏碑书体的典型代表,即《龙门二十品》(亦称“龙门体”)。其中包括《始平公》、《杨大眼》、《魏灵藏》、《孙秋生》、《王元详》、《牛橛》、《郑长猷》等,龙门造像以《二十品》为代表,而《二十品》中应首推《始平公造像》。
《始平公造像记》的艺术特点
《始平公造像》是比丘慧成为其父洛州刺史始平公造像的题记,由孟达撰文、朱义章书丹、刻成于北魏太和二十二年(498年)九月。《始平公造像》在河南洛阳龙门山古阳洞北壁,它的艺术炽光在清朝中期才显示于世。全造像共10行,每行20字,尤为可贵的是,全造像的布局用棋子界格阳文凸起镌刻,这一形式在历代碑刻中亦属罕见。
倡碑的书法大家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中对其有精辟的评论:“遍临诸品,终于《始平公》,极意峻宕,骨格成,形体定,得其势雄力厚,一生无靡弱之病。”
以《始平公》为代表的《龙门二十品》,最大的成就是其创新精神。《杨大眼》、《魏灵藏》、《孙秋生》隶法尚多,而《始平公》则破隶体以成楷形、端庄严正,正而多变。如果说,《张猛龙碑》是正体变态之宗,《始平公》则是魏碑方笔正体之源。《始平公》博大雄强,是内涵与灵秀的组合,严正之中多变化,方峻之中多飘逸,缜密之中见空间,细腻之中有雄气。
《始平公》破隶体而出新是一大成就,在用笔上则又是一大开创,即运用了棱角分明的方笔,变汉代分书的藏锋出笔为明显的露锋出笔,对突破笔笔中锋是一大贡献。外拓的方笔有着内在中实之力、强调丰厚,强调丰而不怯,实而不空。起笔的大胆侧切、转折的果断翻折是《始平公》笔画雄奇、外方里圆的突出特点。《始平公》方峻斫折的棱角显示出它魄力雄强的用笔特点,从客观上分析,这种雄强的起笔是刀笔合臻的。刀痕的斫折为《始平公》棱角分明起了作用。但是《始平公》点线雄强,不是纯属刀痕的作用,而是线条中实、力厚而产生的雄强,书家的灵性开创了新的书风。点线的内含神髓是刻工所不能代替的。
《始平公》点线的雄峻、结体的缜密以及整体的魄力雄强潜在着的气象浑穆等艺术效果正如康有为所说的“一生无靡弱之病”,给人以奋发、向上、自强的艺术感受。
上一篇:初中海 | 我为“大痴”而“痴”
下一篇:没有了
最新关注[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