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时间: 2025-11-11 | 标签: |
被誉为 “小楷极则” 的王羲之小楷《乐毅论》,是书法史上极具标杆意义的楷书范本。这篇文章由三国魏之名士夏侯玄所作,聚焦战国名将乐毅伐齐时 “围而不攻” 的战略决策,深度剖析了他以仁德服人、不图一时之功的深远谋略。
如今,王羲之这件书迹的真迹已不复存在,传世版本多为唐宋摹刻本。其中最优质的当属 “越州石氏本”,现藏于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该本虽仅存二十九行残卷,却镌刻精细,笔意鲜活,因末行仅剩 “海” 字,又称 “海字本”。
另一关键传本是《宋人摹褚遂良乐毅论》。唐代褚遂良奉唐太宗之命,以双钩摹填之法临摹原帖,完美承袭了王羲之的笔意,可惜此摹本原作也已失传,我们如今所见的是宋人临摹该褚遂良摹本的传世版本,它也被视作晋唐小楷的经典教科书。
王羲之对这幅作品极为珍视,据传曾在《笔势论十二章》中曾将此帖作为家传秘本授予其子王献之,嘱咐"勿播于外":
“今书《乐毅论》一本及《笔势论》一篇,贻尔臧之,勿播于外,缄之秘之,不可示诸友。”
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乐毅论》
越州石氏本





《乐毅论》褚遂良摹本









上一篇:旭宇现代书法随谈(上)
下一篇:没有了
最新关注[更多]